公告
聊城開發區信息港(http://www.angimorganauthor.com/)服務大家,歡迎分享傳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將為您信息免費推廣,現在免費注冊會員,即可免費發布各類信息。
關閉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聊城開發區新聞資訊 » 百科人文 » 正文

聊城英雄徐本禹

發布時間:2017-01-21 17:08:13
核心提示:  徐本禹(1982年4月 ),山東聊城人,1999-2003年就讀于華中農業大學。2003年考取該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公費研究生,但沒有立即
   徐本禹(1982年4月— ),山東聊城人,1999-2003年就讀于華中農業大學。2003年考取該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公費研究生,但沒有立即就讀,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巖村巖洞小學與大水鄉大石村大石小學支教。徐本禹因天涯社區的文章《兩所山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而被中國人所熟知,后獲選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開發區信息港Lckfq.cn 公司獲悉 現為共青團湖北省委學校部部長,省學聯副秘書長。中共十七大代表,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華農大石希望小學名譽校長,2008年1月10日榮獲“中國第18屆十大杰出青年”。
  
  1982年4月,出生于山東聊城的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他的父親教了一輩子小學
  
  ,最多的時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資,最少的時候一個月只有十幾元,直到2003年轉為正式教師后基本工資才到了800元。這點工資幾乎就是全家的收入來源。
  
  1999年,徐本禹成為華中農業大學的一名學生。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該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卻作出了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放棄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去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大石村支教。2005年,徐本禹返回華中農業大學讀研。
  
  徐本禹家境貧寒,考入大學后,學習和生活遇到很多困難,被列入特困生,并得到學校的資助、老師同學的關愛和社會的幫助。這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他自強不息,立志成才,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他勤奮學習,成績優秀,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學校“特困生自強獎學金”,并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和優秀畢業生。他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被評為學校優秀共青團員,當選為共青團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滿腔熱情,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被評為湖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他富有愛心,在大學期間節衣縮食,用自己勤工助學的微薄收入和刻苦學習所得到的獎學金,先后資助多名經濟困難的同學,并積極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從2001年到現 在,他一直在資助湖北沙市一名叫許星星的孤兒(曾獲全國十佳春蕾女童稱號),從未間斷。他在自述中寫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愛心傳遞下去,用自己的行動來幫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幫助的人。”
  
  2002年7月,徐本禹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巖村設在山洞里的為民小學支教一個月。這次社會實踐使他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國情,激發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決心以實際行動為改變當地貧窮落后的狀況貢獻自己的力量。返校時,孩子們依依不舍,他向孩子們承諾一年后再回去給他們上課?忌涎芯可,他打算放棄深造機會,回到貴州實踐自己“陽光下的諾言”。學校經過研究,決定為他保留研究生學籍兩年,支持他的行動。
  
  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為民小學義務支教。當時團中央西部志愿者計劃尚未實施,為 了保證他的基本生活,學校團委和他所在的經濟貿易管理學院為他提供了生活補助。后來,貴州團省委將他補入貴州扶貧接力計劃。徐本禹深受感動和激勵,每月從微薄的生活補助中節省出一半的錢,用來資助當地孩子上學。他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使當地教育條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學遷出山洞,搬進了新校舍,在校學生也由原來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
  
  2003年7月,他從辦學條件已經大為改善的狗吊巖村轉點到條件更加艱苦的大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大石村繼續義務支教。獲悉這一情況后,捐資8萬元為大石小學修建新校舍,對徐本禹的支教行動給予了更大支持和鼓勵。
  
  徐本禹任大石小學名譽校長,并先后被授予貴州省畢節市“優秀共產黨員”和“杰出青年志愿者標兵”稱號。
  
  榮譽
  
  2004年
  
  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貴州省畢節市“優秀共產黨員”
  
  華中農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杰出大學生”
  
  “星空聯盟杯”都市年度人物
  
  中國教育在線“高校十大新聞人物”
  
  2005年
  
  1月
  
  新浪網“2004年高校最具影響十大人物”
  
  新華網“2004年校園十大新聞人物”
  
  “中國首屆網絡最經典焦點人物”
  
  2005年3月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金獎”
  
  2005年4月
  
  “中國促進兒童閱讀行動大使”
  
  2005年10月
  
  “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
  
  2006年
  
  4月
  
  “湖北省三好學生標兵”
  
  “首屆湖北省大學生‘文化科技’品學獎”
  
  2007年
  
  5月
  
  第十一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8年
  
  1月10日
  
  榮獲中國第18屆“十大杰出青年”
  
  2008年7月
  
  第七屆“中國十大杰出志愿者”
  
  2008年12月30日
  
  “改革開放30年山東十大青年楷模”
  
  頒獎
  
  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
  
  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里,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于他的責任。也許一個人力量還不能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著。徐本禹點亮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支教編輯
  
  2006年11月,徐本禹離開武漢,赴山東濟南接受為期一周的培訓,就此踏上非洲支教之旅。
  
  據了解,徐本禹將先飛赴山東濟南,接受培訓,21日赴非洲津巴布韋。在一年的時間里,他將在津巴布韋大學為當地學生傳播漢語言。
  
  支教目標
  
  非洲徐本禹踏上新的志愿之旅昨日清晨,還不到6點,華中農業大學的校園里已靜悄悄地聚集了一些學生———他們要送本禹大哥到機場。
  
  這次遠行,徐本禹只通知了少數朋友。接下來的幾天,他將在濟南接受短暫的培訓,然后赴非洲津巴布韋,開展為期一年的國際志愿服務。
  
  在他的行李箱里,除了簡單的衣物外,最多的就是書本和學習用品,包括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英語聽力磁帶等。由于在貴州支教時落下胃病,行李里還有大量胃藥。
  
  徐本禹說:“去非洲后,會更忙碌的。”他將在津巴布韋的孔子學院教漢語,并利用自己所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優勢,在當地進行一系列調研。他還打算好好地回顧與思考在貴州的兩年支教生活,整理成書。
  
  在學校門口,徐本禹與兩名研究生田庚、曹建強合影留念———他主持的華中農大紅杜鵑愛心社,今后一年將由這兩位學弟負責。他們向徐大哥承諾,一定會盡其所能,喚起更多人對貧困山區教育的關注。校團委的老師也表示將全力支持愛心社。
  
  雖然即將踏上新的志愿者之旅,徐本禹的心里也有些不舍,有些傷感。頭天晚上,他來到導師王雅鵬教授家中道別,紅著臉說:“在研究生階段,一直忙于公益事業,所以今天向老師道歉。”王老師和藹地鼓勵他:“無論是做公益事業還是做學問,目的都是推動社會的進步。”
  
  昨日凌晨一點,徐本禹還在博客上深情地寫道:“今天,我就要啟程去濟南參加赴津巴布韋志愿服務的培訓了。昨天,我把我們紅杜鵑愛心社的事情交接給了曹建強和田庚他們。其實,自己最牽掛的還是愛心社的發展,希望去非洲后,愛心社能夠發展壯大!”
  
  得知可敬的學長要遠行,華中農大的學生們用不同方式傳達著祝福。外語系2005級學生鄧雷說:“徐本禹代表著學校的精神,祝他在非洲能保重身體。”不少人相繼在他的博客上留言:“以前你從貴州回來再離開時,都會去送你,但這次卻沒能送到機場。我怕我會舍不得你離開我們這么遠、這么久,怕我到時候又會讓你的心凝重起來。”&ldqu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同類圖片新聞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聊城英雄徐本禹版權與免責聲明
聊城開發區推薦圖文
最新分類信息
 
H精品导航